近日,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高质量完成塔楼突破“正负零”节点,标志着该项目塔楼区域正式从地下结构阶段全面转入地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为完成年底既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重点工程,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西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3.7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9万平方米,由层高分别为248米、212米、160米的三栋塔楼组成。着力打造打造万物互联的智慧园区,为广州人工智能科技创新领域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有效助力,着力构建“湾区前列、全国一流”的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
自开工以来,全体参建人员以“开工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决心和态度,抢抓施工黄金期,以高效推进履约彰显“铁军速度”。项目团队以“工期履约”为核心,细化编制年、月、周一张图计划,全员挂图作战,压实各级责任。建设高峰期投入近千余人,科学划分施工区、统筹协调人力、物资与机械资源,在关键工序实施全过程管控,有效破解多项施工难题,保障工程高效推进,最终25天完成首块筏板浇筑3个月完成底板桩基础施工6个月裙楼局部冲出正负零。
在施工过程中,技术赋能是项目高效推进的重要支撑,在施工过程中,项目坚持“技术先行”,通过方案优化、设计深化和过程严控,推动高质量建造。项目部深度应用BIM技术对钢结构、预应力梁、防渗漏专项、爬模、爬架、攀云梯、ALC及砌体等专业深度设计,同步通过 BIM 模型整合施工各阶段要素,进行施工全周期平面推演,确保空间高效利用。
项目始终秉持“湾区新标杆、行业新典范”的建设目标,依托华南公司两级机关质量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提升专项行动小组”,建立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定期召开质量周例会,分析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积极推行钢结构焊缝施工一缝一档,梁柱节点一点一档等标准化工序影像管理,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确立影像留存及工艺标准,保留质量管理的可追溯性,形成严密的质量监督网络,有效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同时,项目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体系,深入贯彻“四凡四必”安全理念,严格落实时时提醒机制,组织全员学习《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安全职责,促进全员履职。大力推行科技赋能安全管理,通过360°全智能高压水炮、智能配电箱、叉车安全警戒灯、智能钢筋点检系统等60余项措施,全力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严密安全防线,用行动践行诠释“责任心+执行力”的安全理念。
下一步,中国人工智能(广州)产业园项目团队将持续强化安全质量管控,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