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匠心铸就青春梦想 靠技能点亮报国初心
近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给中国一重产业工人代表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并提出殷切希望,在回信的字里行间,我们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吾辈强国的殷切期待。俗话说,“干一行专一行”、“择一事终一生”、“千万锤方成一器”。时刻践行工匠精神,练就过硬的本领、用高超的技能方能实现报国初心。技能报国,它是匠心的凝聚,是坚守的力量,是青春的热血在新时代的澎湃涌动。
技能报国,用匠心来传承与发扬。匠心,是一种对技艺精益求精的追求,是对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的执着。古往今来,无数能工巧匠用他们的匠心,打造出了不朽的传奇。鲁班以其精巧的木工技艺发明众多实用工具,如锯子,传说他受茅草边缘细齿划破手指的启发,精心打造出了锯,大大提高了木材加工的效率。他对木工技艺的钻研与创新,展现出了极致的匠心,为古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现代,“大国工匠”徐立平堪称匠心典范。他从事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料药面微整形工作,这是一项极其危险又要求高精度的工作。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爆炸。但徐立平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对匠心的坚守,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让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标准是不超过0.5毫米),堪称完美。他以技能为笔,以匠心为墨,书写着报国的壮丽诗篇。
技能报国,用坚守夯实复兴底色。坚守,是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付出,是几十年如一日对专业技能的不离不弃。在那无数个看似单调乏味的日夜中,技能人才们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守护着自己的初心。在科研实验室里,科学家南仁东为了建设“中国天眼”,二十余年如一日,从壮年走到暮年,把生命献给了科研事业。他为了寻找合适的台址,带着团队翻山越岭,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他对技术细节严格把控,精益求精,最终建成了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让中国在该领域领先世界,彰显了技能报国的伟大情怀。这种匠心,让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让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让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以卓越的技能实力,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正是这份对技能的坚守,如同坚固的基石,夯实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底色,让国家的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坚实、稳定。
技能报国,用青春描绘新时代蓝图。青春,是充满朝气和希望的时期,而当代青年正以技能为剑,为新时代描绘出绚丽多彩的蓝图。航天少年于新辰,毅然扎根大凉山。那里条件艰苦,但他眼中只有航天事业的浩瀚星空。他将青春奉献给那片神秘的领域,以拼搏的姿态向着宇宙进发。每一次火箭的发射,都有他辛勤付出的身影,他就像一颗璀璨的星辰,在航天的苍穹中闪耀,展现出非凡的少年风采。全红婵,一个稚气未脱的小姑娘,在跳水台上纵身一跃的瞬间,惊艳了整个世界。那小小的身躯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凭借坚韧不拔的心志,向着跳水的巅峰无畏攀登。她的每一次入水,都像是在书写一个少年传奇,让世界为她喝彩。他们不畏艰难,勇于挑战,将自己的青春梦想与国家荣耀紧密相连。他们是青春的代言人,用技能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这些青春的身影,如同闪耀的火花,在新时代的各个角落绽放,汇聚成一幅气势恢宏的画卷,展现出技能报国的磅礴力量。
技能报国,是匠心、坚守和青春的交融。我们要以匠心为笔,以技能为墨、以强国为志,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发展大潮,用精益求精的技能点亮报国初心,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行!(浮梁县蛟潭镇人民政府 徐婕)